一、鸵鸟养殖技术
鸵鸟养殖技术是:
一、鸵鸟的养殖技术与管理
1、地势高、向阳、背风、偏僻、安静、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较为适合养殖鸵鸟,把圈舍划分出生活区域,搭建围栏、饮水吃食的器具、保温设备、繁殖的草垫、走廊等。
2、饲养育成期的鸵鸟,要定时、定质、定量的投喂,督促鸵鸟进行运动,保证饮水干净卫生,每天喂4次水。
3、定期消毒,清除养殖场里面的粪便和食物残渣,需每天清洗鸵鸟的饮用水器具。
4、需合理的拔除鸵鸟身上的毛,腹部的羽毛不能拔除,注意拔毛力度不能太大。
二、养殖周期有多长
1、生长周期
(1)鸵鸟的生长周期一般在24-36个月左右。
(2)从出生到12周龄是鸵鸟的幼雏期,13周龄至开产前为生长阶段,之后便进入了产蛋期。
(3)雌鸟一般在24-30月龄达到性成熟,雄鸵鸟一般在36月龄达到性成熟。
2、鸵鸟的生活习性
(1)鸵鸟可以几个月不喝水,经常在早上和傍晚进行活动。鸵鸟有发达的气囊和优秀的循环系统来调节体温,所以较为适宜干旱的气候,具有极高的耐热性。在58℃的高温下,也可以去野外寻觅食物。
(2)鸵鸟叫声响亮且重浊,喜欢成群行动,经常和斑马、羚羊、长颈鹿、角马等草食性兽类混在一起觅食,随着食物的丰歉过着游荡的生活。
二、怎样养殖鸵鸟 养殖鸵鸟方法
1、在选择鸵鸟养殖地方的时候,尽量要选择宽敞一点,而最好是沙质土壤,土壤一定要干燥,有斜坡的话会更好一点,这样才有利于鸵鸟在养殖区活动,有利于鸵鸟的生长和发育。另外,可以将鸵鸟养殖的场所用铁丝网给圈起来,这样可以保护鸵鸟不被跑掉,但需要注意的是,铁丝网的防护栏一定要高于2米,因为鸵鸟长大后体型比较庞大,高度也有一米左右。
2、养殖鸵鸟一般在前期最好选用饲料来喂养,不要直接去喂草料,因为很多草料其实并不是非常好的食物,无法提供足够的营养成分给鸵鸟。当鸵鸟渐渐适应了周围的环境,我们也是可以适当的进行一些蔬菜喂养的,蔬菜的营养价值比较高,这样就可以让鸵鸟长得更快一些。当然饲料是很重要,没有饲料会影响到鸵鸟的生长发育,在选择鸵鸟饲料的时候,不要给鸵鸟喂养热量比较高的饲料。因为这样会导致鸵鸟营养过剩,脂肪含量就会增加,会影响鸵鸟的生长健康度。
3、鸵鸟抗病力一般都很强,不易生病。最有可能患的就是腹泻或便秘,一般是因为食物中缺乏沙石或得了消化道炎症所致。不过幼年的鸵鸟在生长发育的时候,是疾病发生率比较高的阶段。特别是鸵鸟的呼吸道容易受到感染,这时肯定与环境卫生有关,一定要避免生长环境潮湿。饲养人员一定要注意观察鸵鸟的状态,并做好及时的预防,定期给鸵鸟养殖场地进行消毒处理。如果发现有生病的鸵鸟,一定要进行隔离养殖,这样可以避免损失。
三、鸵鸟养殖有什么要求?
气候:以温暖干爽的气候为宜,地面尤其不能潮湿,否则容易感染球虫病;
资金:要形成规模化养殖,至少要百万以上,如果饲养数量过少,则养着看看还可以,根本禁不起卖的;
饲料:以青绿鲜饲料和颗粒饲料为主,饲料中要特别注意别让铁丝、大石子等异物混入;
利润:现在小规模养鸵鸟的基本上都因为亏本而倒闭了,大的养殖场通过和国外的贸易联系而维持着,国内鸵鸟深加工技术远未推广,除鸵鸟羽毛有所利用外,鸵鸟皮革和肉的深加工还很欠缺;
关于养多大可以出栏的问题:最好是将自行繁育的小鸵鸟当作种源卖掉,节省饲养成本且资金回拢快,但这要跟你的营销手段挂钩才行,如果把鸵鸟杀了到菜场或超市去卖,多半要亏本。
四、养殖鸵鸟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需要,国家林业局在刚刚出台的《关于促进野生动植物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开出了一个包括梅花鹿、非洲鸵鸟、红腹锦鸡、野猪、海狸鼠、水貂、狐狸、狍子等在内的54种陆生野生动物的“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单”,这意味着这些经过人工繁殖驯养的野生动物在卫生部门鉴定许可后可以人工饲养,可合法进入餐馆,然后被摆上餐桌。